陜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思想
- 時間:
- 2019-12-12 14:26:08
- 作者:
- 鄧老師
- 閱讀:
- 來源:
- 陜西教師資格網




【導讀】馬克思從分析現實的生產關系為起點,指出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途徑、手段等,預言在生產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消滅了階級對立與壓迫的社會制度后,人的全面發展具有現實性和必要性。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今天陜西教師資格網就給大家詳細解析一下馬克思之一中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科學含義
首先,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在馬克思看來,人的全面發展,就其最基本的意義而言,指人能夠適應不同的勞動需求。沒有勞動,社會和個人都不可能存在,更談不上發展。
其次,人的全面發展是指個人智力和體力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勞動分工后,指出勞動者智力與體力相分離的片面發展的問題。全面發展的人將是體力與智力勞動相結合,在體力與智力上得到協調發展的人。
最后,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種才能、志趣、道德和審美能力的充分發展,即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馬克思認為人的個性領域的發展是“真正自由的王國”,個人從事自由活動的時間不斷增加,人的個性因此得到自由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所必須具備的社會條件
1.人的片面發展的根源:人的發展是與社會的發展相一致的,工廠手工業的分工加劇了工人的片面發展。人的發展不是由人的意志和愿望決定的,也不是人性的自我發展,人的發展是由整個社會的發展所決定的。
2.生產力高速發展的大工業社會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首先,大工業生產依靠的是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勞動者通過學習掌握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技能,了解整個生產系統成為可能;其次,大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縮短了勞動時間、減輕了勞動強度,使勞動者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來學技術、學文化、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再次,市場的擴大和普遍的交往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最后,大工業的發展使新產業不斷興起,使社會內部的分工不斷變化,勞動變換加速,這要求人必須全面發展。
3.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一個全面發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體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發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不是機械的教育與勞動的相加,它內涵豐富,包括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與用的結合、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的結合等。
三、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在教育學上的重要意義
1.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全面發展學說把人的發展歷史歸結為生產方式發展的歷史,確定了“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怎樣”的科學發展觀,從而為人的發展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論的指導。
2.指明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必然。全面發展學說所揭示的人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建立在生產發展普遍規律基礎之上的自然歷史過程。
3.為我國教育目的的制定奠定了理論基礎。
以上就是為大家詳細解析的關于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大家都看懂了嗎,最后也祝大家在教資考試中能夠馬到成功,輕松拿下!